提醒:電影劇情分析,此篇劇透
閱讀同時,聆聽《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主題曲:Sinai(Om)
「當你感到迷惘,這麼做你會得到啟發,照著做,朋友,你會豁然開朗。」
這句話是電影的核心。
劇中有三個角色,分別是夏奇、阿邁德、行走的同伴,電影透過這三個角色,演繹什麼是信仰,探問信仰,透過千里抬屍的路程刻劃這一點。
電影有三個章節,這三個章節各自代表三個姿勢,這三個姿勢即是禱告的姿勢,對應到電影開頭夏奇所講的故事:
一個關於神造人,所有的天使鞠躬,只有撒旦不同,起先撒旦和所有的天使一樣,一樣是彎腰鞠躬,可撒旦慢慢的站直了身軀,瞭解到人的秘密,可以對人降下苦痛。
這樣的故事很好的對應到劇中三個人物的代表,夏奇是個非常虔誠的信徒,在電影裡,他會不斷對男主角說,相信我,或是手做出祈禱手勢,深深相信自己只要這樣做,所有的困難都迎刃而解。
阿邁德類似於撒旦的腳色,並不是說他是個惡的代表,更準確的說,他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甚至刻劃的是一般人的塑形,在遇到危難時,會明哲保身,還是奮不顧身救人?
什麼相信的力量,對於阿曼德來說,是嗤之以鼻的。這很符合大部分現實中的人,在看慣了所有現實中所有不公不義的事情,或是自己經受過苦難的折磨,對於相信或是信仰,其實心中是質疑的。
能否像夏奇全然的相信呢?
所以聽到夏奇說馬會飛上天的時候,電影院的觀眾都笑了,因為我們認為那不合現實常理,就算有信仰,馬還是不會飛。
我們就等於劇中的阿邁德,夏奇則代表全然的相信全然的信仰。
劇中的另外一個同伴,一直伴隨著阿邁德,他的腳色比較是持中的,既不是像夏奇一樣擁有著全然的信仰,但他是有著信仰的,也不像阿邁德對於相信或是信仰感到不斷的質疑。
他就只是單純的做,他認為他該做的事情。就像是一個一般的信徒。
電影開頭的故事結語時,夏奇說了一句話,「真理是對誰呢?」
意謂著,真理對於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就如同對這些電影的腳色來說是不同的。
例如,對於夏奇來說,信仰、相信的力量是一種絕對,可是對於阿邁德來說是荒誕不經的。
所以在這一路千里抬屍所發生的事情,就不斷體現這一點,兩方不斷在互相探問,不論是阿邁德偷偷把揹著教長屍身的馬放掉,還是夏奇堅持去找馬,結果馬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了,都是如此。
眾人怎麼樣都找不到目的地的路,可以把看不見的路,或是不知路在何方,看作是真理的象徵,眾人在摸索在探索在找尋。
帶屍體回家鄉下葬代表著落葉歸根,也同時暗喻,人要回到自己最純粹的本身。
阿邁德在受過這一路上的磨難,不斷想放棄,心中搖擺不定,才會出現了一幕,阿邁德對著其餘同伴說,鳥飛走的話,我們就把屍體在這裡下葬,鳥留著的話,我們就繼續往前走。
結果,一隻鳥飛走了,一隻鳥留下了。
然後阿邁德毅然決然的走了,夏奇則是不斷強調,也許鳥飛走是有含意的。
在電影本身,鳥飛走是不是有含意呢?是對於夏奇本身來說有含意,還是對於阿邁德本身有含意,或是其實根本沒有含意,它也許僅僅只是表現阿邁德的心理狀態?或是以上情況兼具。
阿邁德對夏奇說,我對教長比對我的父親還要多。
意謂著,夠了,已經夠了,我已經盡我所能的做下這一切了,而這原原本本的還超出我所能做的了。
這樣的放棄下,迎來的是另外個夥伴的死亡,迎來的是孤身一人,什麼也沒有了。
沒有信仰的阿邁德崩潰了。
夏奇始終沒有放棄阿邁德,就如同電影開頭,夏奇被交付了工作,一直看著阿邁德,夏奇始終注視阿邁德。
夏奇找回了阿邁德,去營救被綁走的小女孩,敵方陣營拿著槍枝,己方只有兩個人,夏奇身上拿著一把刀,阿邁德身上什麼武器也沒有。
夏奇對阿邁德說,憑藉著愛。
反覆說,然後兩人衝了出去,電影在這裡就切住了畫面。
電影本身就在做一個禱告的姿勢,無時無刻都在禱告,就如同夏奇在電影裡說,他每一個時刻都在禱告。
電影結尾收在車隊帶著身負任務的人們出發,象徵著,身負使命,仍然不斷行走,真理仍是存在。
電影在不斷探問,什麼是信仰,什麼是信念,什麼是相信。
回到人自己最本身最純粹,所抱持的是什麼?
電影依託了宗教的形式,但並沒有被宗教給框架住,它在探討著純粹的相信,純粹的信仰,純粹的信念。
這與宗教無關,而是深刻扣問人自己本身。
我們走在信仰之路。
導演映後座談照片:
- IMDb RATING:6.3
- 個人主觀喜愛程度:10
- 個人給予電影評價:9.5
與運送屍體有關的電影:
2017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特別獎《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
《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預告片:
《我等行過阿特拉斯的幽谷》
導演 | 奧利佛.勒賽 | 出品 | Zeitun Films |
編劇 |
Santiago Fillol |
年份 |
2016年 |
主演 |
Shakib Ben Omar |
|
|
提名/獲獎紀錄:
2017 年 阿爾梅里亞西部電影節
獲得 評審團大獎 |
西方流派技術藝術貢獻獎 Emilio García Rivas (聲音設計師) Sergio González (聲音設計師) |
評委會特別獎授予最佳新西部特色電影 Oliver Laxe (導演) Zeitun Films (製作公司) |
|
最佳表演 Shakib Ben Omar |
|
獲得 RC 服務獎 |
最佳攝影 毛羅·赫斯 (攝影師) |
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 2017
獲獎者 特別提及 |
前衛和流派 Oliver Laxe |
最佳故事片提名 - 前衛和流派 |
奧利弗·拉克斯 |
2016 年 開羅國際電影節
獲得 最佳男主角 |
沙基布·本·奧馬爾 |
金金字塔得主 | 最佳影片 奧利弗·拉克絲 |
2016 戛納電影節
得主 評論周大獎 |
奧利弗·拉克斯 |
2017 年 卡塔赫納電影節
提名 金印度卡塔利娜 |
最佳影片 奧利弗·拉克絲 |
Feroz 獎,ES 2018
提名 特別獎 |
奧利弗·拉克斯 |
2017 年 國際電影節和人權論壇
青年評審團優勝者 - 小說 |
特別提及 Oliver Laxe |
2017 年 法國盧米埃獎
提名盧米埃 獎 |
最佳法語電影 奧利弗·拉克絲 |
2017 年 Mestre Mateo 獎
獲勝者 Mestre Mateo |
最佳導演 奧利弗·拉克斯 |
最佳製作經理 Felipe Lage Rafael Álvarez |
|
提名人 Mestre Mateo |
最佳編劇 奧利弗· 拉克絲聖地亞哥·菲洛爾 |
最佳音效 Emilio García Rivas Amanda Villavieja Sergio González |
|
最佳影片 Zeitun Films La Prod Rouge International |
2016 年 明斯克國際電影節“Listapad”
獲獎者 Listapad 銀獎 |
作為現象的藝術 Oliver Laxe |
2016 年 塞維利亞歐洲電影節
獲得 評審團特別獎 |
奧利弗·拉克斯 |
獲獎者 特別提及 |
新浪潮獎 Emilio García Rivas Amanda Villavieja Sergio González Cristóbal Fernández |
T-Mobile 新視野國際電影節,波蘭 2016
提名 大獎賽 |
Oliver Laxe 國際比賽 |
2017 台北電影節
國際新銳大賽優勝者 - 評審團特別獎 |
奧利弗·拉克斯
通過出色的攝影、剪輯、聲音設計和演員陣容,這部電影將自身提升到最高水平,鼓勵觀眾與電影一起旅行,彷彿他們正在穿越一個融合了現代與過去的電影花園,令人信服地定位角色”的激情行為。它的多層次故事吸引了觀眾,讓他們屈服於電影,令人嘆為觀止的圖像和充滿驚喜的開放式形式。 |
提名 國際新銳人才大賽 - 大獎 |
奧利弗·拉克斯 |
--
朝晨已經來臨
為了你而存在的光芒
然後與朝陽一起
帶著喜悅走下去──《HARUHI/應變》
圖源: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i&rct=j&q=&esrc=s&source=images&cd=&cad=rja&uact=8&ved=0ahUKEwjq-q6a7e7UAhUDyrwKHS4iDKsQjRwIBw&url=http%3A%2F%2Fwww.luxboxfilms.com%2Fmimosas-2%2F&psig=AFQjCNHFoxK-Eb8FsRnfGOr0ivs6f4RzYw&ust=149923107000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