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電影劇情分析,此篇劇透
「我想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會想到它,
我想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誰不會想有家,可是就有人沒有它,臉上含著眼淚只能自己輕輕擦。」
這段歌詞是電影的核心。
《落葉歸根》改編自真人真事,描述千里揹屍的故事。
整部電影環繞在老趙揹著老劉的屍體途中,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事物,以黑色幽默的手法反映出社會的現實面,以及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困境,還有社會體制上的荒謬與無奈,顯得異常諷刺。
老趙在這一路上遇到了搶匪頭目、卡車司機、年長而孤獨的富翁、自行車手、兇狠的餐館老闆、養蜂夫婦和賣血的中年婦女。
老趙第一個遇上的是搶匪頭目,頭目劫到老趙的身上時,對著頭目解釋,老劉的妻兒老小還指著老劉的身後錢,「這條命就是值五千元。」
顯示社會底層的人命價值,是如此卑微和廉價。
而老趙承諾帶著老劉的屍體回家下葬,這精神和行為,感動到了頭目,頭目憶起當年做過的事情,被人紋了假仗義三字在背上,他不把字洗掉,反而留在背上,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這是一輩子的恥辱。
頭目因為老趙仗義的行為放過了一車子上的人,車上的乘客並沒有因此感謝老趙,反倒趕了老趙下車。
搶匪是個惡的代表,反倒顯出了義,平民百姓通常代表著良善,反倒顯出了不義,把社會的人性映襯得相當諷刺。
老趙第二個遇上的是卡車司機,在搭乘的過程中,歡快的唱著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恰恰踩到了卡車司機的傷痛處,原來卡車司機為了追一個女人,在路上開足了三十萬里的路,錢掙了不少,結果女人跑掉了。
老趙是這麼安慰卡車司機的,「你愛她都開了三十萬了,你再開三十萬把她找回來吧!」
這話安慰到了卡車司機,可這話非常荒謬,當初老趙找了卡車司機,願意出錢請他載一程,卡車司機不願意,沒想到老趙丟了錢,卡車司機反倒願意了。
這兩處做個對比,實實在在的又是個諷刺,老趙的真性情打動到了卡車司機,可卡車司機的真心真意,無法打動到女人,這顯示出了真心實意不一定可以換得到什麼,那人的心是赤裸裸地涼的。
同時又側面刻劃出了悲涼,努力再努力,一次努力不夠,那就再一次努力的愚癡與傻勁,這種阿Q精神,顯示出社會底層的自我安慰,以及自我解嘲。
老趙遇上的第三個人是年長而孤獨的富翁,老趙因為飢餓,跑去哭喪,沒想富翁沒死,反坐在老趙身旁,談起心事,解釋自己為何沒死,卻請人為自己哭喪。
富翁和老趙有段對話:
「一個人餓到一個程度,什麼都變真了。不瞞你說,這裡沒有一個是我的家人,全是我花錢請來給我哭喪的,你看每個人都在演戲,只有你最真……兄弟,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
「說真話,我是為了你哭,也是為了我自己哭,也為我的兄弟哭。」
老趙的哭,徹徹底底的哭出小人物的心態,悲涼寂苦。
電影哭喪的畫面中,可以看到每個人哭得如此用力,卻也顯示出了請人哭喪的荒謬之處,究竟什麼是哭呢?為人真心實意的哭呢?還是為錢所哭?這種五子哭墓的戲碼是相當荒謬的。
遇上富翁的橋段,也對應到了前頭老趙幫人推車,沒想對方不信守承諾,車跑動了,拋下人就走,這都一再反映出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大部分的人是沒有什麼真心實意的,也沒有重信諾的。
反而同是孤寂的富翁幫了老趙一把。
之後老趙遇上了自行車手、兇狠的餐館老闆,都形成了對比,暗示著,人生的路途上,有推你一把往前的,也有拉你一把往後的。
自行車手的加油打氣,餐館老闆的坑錢打人,很好的做了一個對照,在和餐館老闆的爭執中,甚至是體現出了社會底層的人命價值是毫無價值的,那些老劉的五千元身後錢,全是假鈔。
在揹屍的過程中,體嘗了人情的冷暖,老趙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一度想放棄,甚至自殺,直到遇上了養蜂夫婦,養蜂夫婦以工廠炸爐的自身經歷向老趙開導。
養蜂夫婦與老趙有段對話:
「這是哪兒?」
「這是我家……想來想去只有養蜂這個是可以遠離人群,我們就把家搬到這個車上,開著車到處跑,在沒有人的地方就可以自由的活動了。」
這幕戲點出了「家」這個核心,家代表著歸處,代表著安心舒適,代表著自由自在的,暗示了,主角無家,想要擁有一個家,也揭起了下面救助中心的劇情,這些底層生活的人民無家可歸。
劇情中乞丐的情景還是賣血賺錢的生活,都顯示出了生活底層人民的艱辛困苦,而急難救助中心的劇情更是非常諷刺,社會體制的荒謬,以及國家制度問題。
臺上的長官講著:
「大家邊吃邊聽我說上幾句,吃完飯以後,你們好好的洗澡,把自己弄得乾乾淨淨,我們會和你家鄉的部門聯繫,只要核實了身份,就會盡快的送你們回家,你們放心,車票是免費的,尤其是那些帶孩子出來的人,要讓他們上學,這麼小小年紀就跑到城市裡當盲流,怎麼行?」
臺下賣血的中年婦女:
「現在這裡不叫收容所了,改叫救助中心,現在的政策是來去自由。」
臺上長官:
「今天晚上我們有個聯歡晚會,大家把自己的絕技都拿出來,給大家表演,我們一起熱鬧熱鬧吧。」
臺上的長官講一連串冠冕堂皇的話,其實就是官話,本質是不會幫助這些底層的人民,表面好聽是幫助人民回家,實際上更多的是驅逐所謂的不堪的面貌,粉飾太平。
賣血的中年婦女那一句話,更是顯示出,國家政府不過就只是個換個名堂,但是本質還是不變,並沒有真的幫助底層生活的人民。
臺上長官講的聯歡晚會更是可笑萬分,這些底層人民過得困苦,哪有什麼心思和精力去表演,去熱鬧熱鬧,臺上長官講這些話,不過就是顯示出上位者,有權位者完全無法理解底下生活人民的處境,反倒說出一起熱鬧熱鬧這種啼笑皆非的話來。
以致於老趙與賣血的中年婦女表演雙簧,把長官講的那一串話,拿出來講,底下觀眾笑成一片,這種笑更多的是一種諷刺與悲哀,代表著國家社會體制嚴嚴重重的出了問題。
老趙唱道:
「我想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會想到它,
我想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誰不會想有家,可是就有人沒有它,臉上含著眼淚只能自己輕輕擦。」
老趙唱出了底層人民的心聲,也暗示著國家無法給予家,電影的名稱是落葉歸根,看似指的是老劉的屍體要歸根,它實際上刻劃的是無家可歸的小人物。
所以老趙與賣血的中年婦女成了惺惺相惜,同個境遇下,大家都是同樣的卑困,無家可歸,到處飄盪,彼此可以互相取暖,互相慰藉。
電影中出現兩次愛國的課文內容,一次是養蜂夫婦的小孩所朗誦的,一次是老趙心中充滿著希望的時候所講的:
「如果我的祖國是一片大海,我就是一條小魚,我游呀游,我真快樂!
如果我的祖國是一條大路,我就是一輛汽車,我開呀開,我真快樂!
如果我的祖國是一棵大樹,我就是一片樹葉,我搖呀搖,我真快樂!」
這兩幕都顯得非常諷刺,因為事實上帶給底層人民快樂的,不是國家,而是底層人民彼此互相幫助,互相取暖,國家社會的體制反倒出了大問題,愛國精神的宣導下,人民真的有快樂嗎?而國家社會體制上的中上層階級人民,經過了教育下反而是如此冷漠無視,有能力的不願意伸手幫忙。
電影透過好幾幕來顯示出這一點,也透過了賣血的中年婦人講到自己上大學的兒子刻劃出了這一點。
電影刻劃著老趙揹著老劉的屍體緩步前進,經過一臺又一臺不願意幫助他的車輛,更是體現出這一點。
每個人只會講著,「小心,小心。」、「注意危險。」或是「別過去了。」,卻沒有人真的前去幫手。
老劉的屍體終究無法帶回家,而是火化,象徵了社會體制上的不留餘地,以及不通人情。
結局的處境相當蒼白可悲,村子遷移代表著人必須得拋棄家才得以生存,那人民心中的家究竟在何處?
電影不斷的反覆叩問,國家社會體制下底層人民的生活,以及體制上的荒謬與什麼也沒有改變的無奈。
《落葉歸根》是一部笑完後,心中反而是充滿著悲傷的電影,那些好笑的情節或是對白,反映出人民心中想要擁有個家,不在是無家可歸。
人民想要擁有個家,一個安心舒適,一個自由自在的家。
- IMDb RATING:7.4
- 個人主觀喜愛程度:7
- 個人給予電影評價:7
《落葉歸根》預告片:
敘述底層人民生活的相關電影:
與運送屍體有關的電影:
《落葉歸根》
導演 | 張揚 | 攝影 |
黎耀輝 |
監製 |
博偉達 |
製片商 |
中國 Ming Productions |
編劇 |
王要 |
年份 |
2007年 |
主演 |
趙本山 |
提名/獲獎紀錄:
2007 年 曼谷國際電影節
提名 金人鳥獎 |
Best Film |
柏林國際電影節 2007
普世陪審團優勝 獎 |
Panorama |
2008年 亞洲電影節
獲獎 觀眾獎 |
Best Film |
2007 多維爾亞洲電影節
提名 蓮花 |
Grand Prix |
2007年 金馬電影節
獲得 觀眾選擇獎 |
|
提名 金馬獎 |
最佳故事片 |
Best Leading Actor |
2008年 香港電影金像獎
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亞洲電影 |
2007 年 喀拉拉邦國際電影節
獲得 NETPAC 獎 |
Asian Film 由於其緊湊的劇本和靈巧的導演,他在快速變化的中國社會中製作了一個植根於普遍人類關注的現代電影故事的方式。 |
提名金烏 雉雞 |
Yang Zhang |
2007年 亞太國家太平洋子午線國際電影節
優勝者 大獎賽 |
Yang Zhang |
--
朝晨已經來臨
為了你而存在的光芒
然後與朝陽一起
帶著喜悅走下去──《HARUHI/應變》
圖源:https://pic2.zhimg.com/50/v2-08f63e5b605d56197ef52fdf5d3cde04_hd.jpg?source=1940ef5c
https://asianwiki.com/images/3/34/Gettinghome-03.jpg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2208/2148453163_4c21baf744.jpg